耶穌和12門徒吃天竺鼠肉
星期三, 三月 9th, 2011
耶穌和12門徒吃天竺鼠肉
印加傳統美食~~祕魯天竺鼠大餐(比牛肉還貴,,,,雞肉的二倍,,,零膽固醇),,,,,這算不算是殘忍呢?
APEC‧08/印加傳統美食 秘魯「天竺鼠」大餐
記者:古彩彥 攝影:羅樹明 祕魯 報導 |
.share {
PADDING-RIGHT:2px;PADDING-LEFT:2px;FONT-SIZE:8pt;PADDING-BOTTOM:2px;PADDING-TOP:2px;FONT-FAMILY:verdana;} .ysm { BORDER-RIGHT:#97abbc 1px solid;PADDING-RIGHT:5px;BORDER-TOP:#97abbc 1px solid;PADDING-LEFT:5px;FONT-SIZE:13px;MIN-HEIGHT:10px;PADDING-BOTTOM:1px;MARGIN:5px;OVERFLOW:hidden;BORDER-LEFT:#97abbc 1px solid;WORD-BREAK:break-all;LINE-HEIGHT:1.4;PADDING-TOP:1px;BORDER-BOTTOM:#97abbc 1px solid;POSITION:relative;} .ysm * { CURSOR:pointer;} .ysm .ysmlabel { RIGHT:5px;POSITION:absolute;TOP:2px;} .ysm .ysmlabel A { FONT-SIZE:12px;TEXT-DECORATION:none;} .ysm DL { PADDING-RIGHT:0px;PADDING-LEFT:0px;PADDING-BOTTOM:9px;MARGIN:0px;PADDING-TOP:0px;ZOOM:1;TEXT-ALIGN:left;} .ysm DL.last { PADDING-BOTTOM:0px;} .ysm DL ADDRESS { FONT:12px/1 Arial;MARGIN-LEFT:5px;} .ysm DT ADDRESS { DISPLAY:inline;} .ysm DD { FONT-SIZE:12px;MARGIN:0px;} .ysm DD ADDRESS { DISPLAY:none;} .ysm-vertical { PADDING-TOP:5px;} .ysm-vertical .ysmlabel { DISPLAY:block;MARGIN:0px auto;TEXT-ALIGN:center;} .ysm-vertical DT ADDRESS { DISPLAY:none;} .ysm-vertical DD ADDRESS { DISPLAY:inline;} |
無毛天竺鼠 義守土產 有助化妝品實驗
無毛天竺鼠 義守土產 有助化妝品實驗
以往國內醫學研究用的無毛天竺鼠,都必須仰賴從美國進口,經過三年研究、基因重組以及染色體重塑,高雄義大醫院創全國之先,終於成功培育出醫學研究用無毛天竺鼠,今後不論在新藥和疾病的研究、傷口的癒合、甚至化妝品的實驗都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(溫蘭魁報導)
一般大家所看到的天竺鼠都是有毛品種,無毛天竺鼠在國外則是為了實驗用途所培育出來的,無毛天竺鼠的皮膚因為和人類的皮膚非常接近,是很理想的實驗動物,高雄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,同時也是義大醫院麻醉科主任楊寧正表示:以往無毛天竺鼠都必須仰賴美國進口,而且一隻要三萬元,他在三年前引進二十隻無毛天竺鼠進行培育繁殖,雖然一下子死的只剩三隻,最後終於成功培育了將近四百隻無毛天竺鼠,楊寧正主任表示:無毛天竺鼠因為藥物經由皮膚吸收的效果非常好,因此,牠最大的用處是可以用在新藥、皮膚、骨關節、疼痛、傷口的癒合、甚至化妝品的實驗,可以說是醫療研究的尖兵
楊寧正表示:一隻天竺鼠的壽命約六到七年,國內已經首度成功培育出實驗用無毛天竺鼠,今後可以不需要從國外進口。
病理實驗時髦寵物無毛天竺鼠本土育成
義大醫院以3年時間,成功培育4百餘隻無毛天竺鼠,成為全台唯一研究培育無毛天竺鼠成功的機構。無毛天竺鼠除提供醫界病理實驗所需,也可當做時髦寵物飼養,未來市場看好。
一般所見天竺鼠都是有毛的品種,原產地在南美洲;無毛天竺鼠則是國外因實驗用途,才培育出的新品種。但因外表可愛,還有像沙皮狗般的皺皮,已漸漸有人將牠當寵物飼養,生命周期約6至7年。
主持這項的培育工作的義大醫院麻醉科主任楊寧正表示,以前國內無毛天竺鼠全都仰賴進口。義大醫院3年前從美國引進20隻,包括相關設備花費近百萬元後,才得以展開培育工作。
其中,17隻因不適應環境,移出研究室後就死亡;經細心呵護的倖存3隻,費時3年,才繁衍出4百多隻。
楊寧正指出,無毛天竺鼠最適合進行雷射除斑、美白的研究,包括新藥、疫苗開發與疾病治療,牽涉科別更是廣泛。
楊寧正說,進口1隻無毛天竺鼠約需2萬元,義大醫院成功培育後,將可降低國內醫藥界研究成本。至於可當實驗、寵物用的無毛天竺鼠,目前對外售價則未定。
楊寧正說,無毛天竺鼠不是台灣原生種,加上先天免疫力較低,生命比較脆弱,如要當寵物養,每天要餵食2至3餐,食用水質也隨時要保持乾淨,每周還要替牠擦澡,一有不乾淨,就要馬上清理,好讓牠舒服生長。
他指出,在台灣要把無毛天竺鼠當寵物養,就必需細心照顧,否則會有挫折感。
義大醫院表示,無毛天竺鼠培育過程中,部份身心障礙者全程參與照顧工作,未來相關所得也將用於協助照顧身心障礙者上。
無毛天竺鼠…
無毛天竺鼠
高雄縣義大醫院昨正式向外界展示院方經3年自行培育的無毛天竺鼠,
義大醫院麻醉科主任楊寧正表示,原本有毛天竺鼠經基因重組後成無毛天竺鼠,其皮膚、耳朵、免疫系統等非常適合皮膚、泡疹、甚至美白、化妝品等研究。
文.圖╱林靜盛
無毛天竺鼠小檔案
英文名:Dunkin-hartly guinea pig
原產地:南美洲(有毛品種)20世紀初歐、美開始培育無毛天竺鼠
特徵:沒有尾巴、腳指數前4後3
重量:母體約850公克;公體約1000公克
實驗項目:皮膚、骨關節、疼痛、疹、疫苗、美白、化妝品等
資料來源:義大醫院整理提供
引用自960302蘋果日報
農莊內有大片草地供遊人嬉戲
主人養了好多可愛的天竺鼠
古坑華山村81號民宿
耶穌和12門徒吃天竺鼠肉
印加傳統美食~~祕魯天竺鼠大餐(比牛肉還貴,,,,雞肉的二倍,,,零膽固醇),,,,,這算不算是殘忍呢?
APEC‧08/印加傳統美食 秘魯「天竺鼠」大餐
記者:古彩彥 攝影:羅樹明 祕魯 報導 |
.share {
PADDING-RIGHT:2px;PADDING-LEFT:2px;FONT-SIZE:8pt;PADDING-BOTTOM:2px;PADDING-TOP:2px;FONT-FAMILY:verdana;} .ysm { BORDER-RIGHT:#97abbc 1px solid;PADDING-RIGHT:5px;BORDER-TOP:#97abbc 1px solid;PADDING-LEFT:5px;FONT-SIZE:13px;MIN-HEIGHT:10px;PADDING-BOTTOM:1px;MARGIN:5px;OVERFLOW:hidden;BORDER-LEFT:#97abbc 1px solid;WORD-BREAK:break-all;LINE-HEIGHT:1.4;PADDING-TOP:1px;BORDER-BOTTOM:#97abbc 1px solid;POSITION:relative;} .ysm * { CURSOR:pointer;} .ysm .ysmlabel { RIGHT:5px;POSITION:absolute;TOP:2px;} .ysm .ysmlabel A { FONT-SIZE:12px;TEXT-DECORATION:none;} .ysm DL { PADDING-RIGHT:0px;PADDING-LEFT:0px;PADDING-BOTTOM:9px;MARGIN:0px;PADDING-TOP:0px;ZOOM:1;TEXT-ALIGN:left;} .ysm DL.last { PADDING-BOTTOM:0px;} .ysm DL ADDRESS { FONT:12px/1 Arial;MARGIN-LEFT:5px;} .ysm DT ADDRESS { DISPLAY:inline;} .ysm DD { FONT-SIZE:12px;MARGIN:0px;} .ysm DD ADDRESS { DISPLAY:none;} .ysm-vertical { PADDING-TOP:5px;} .ysm-vertical .ysmlabel { DISPLAY:block;MARGIN:0px auto;TEXT-ALIGN:center;} .ysm-vertical DT ADDRESS { DISPLAY:none;} .ysm-vertical DD ADDRESS { DISPLAY:inline;} |
今年APEC在祕魯主辦,從媒體記者到各國代表團,都有機會體驗秘魯文化,包括祕魯美食,秘魯人每逢節慶一定要吃的大餐是「天竺鼠」,是印加原住民的傳統食物,在祕魯有天竺鼠市場由專人飼養販賣,號稱零膽固醇,國內市場供不應求,天竺鼠大餐甚至已經外銷到歐美國家。 TVBS記者古彩彥:「這裡是利馬郊區的一家餐廳,秘魯人他們吃一種很奇怪的東西,他們吃天竺鼠,一起來看一下。」 這就是今天的主要食材「天竺鼠」,秘魯人叫它「GUY」,乍看之下有點嚇人,半隻天竺鼠已經醃漬過,主廚在下鍋前再灑上其他配料。廚師:「先灑一點鹽,再加一點蒜末,要把它炸成金黃色。」 記者:「在秘魯第一次聽說人家,在吃天竺鼠,你那時候感覺怎樣?」秘魯台商:「也很驚訝,可是這是他們幾千年傳統名菜。」 同一時間把洋蔥加上辣椒,再擠上秘魯特產的小檸檬拌成沙拉;這個時候天竺鼠已經炸成金黃色,加上擺盤,上桌囉!這樣一份大餐要價18索爾相當於台幣190元,在秘魯天竺鼠肉是最貴的肉類,比牛肉還貴,是雞肉的2倍。 TVBS記者古彩彥:「秘魯人吃天竺鼠他們不切,直接半隻或是整隻拿來炸,可以看到牙齒、腳,整隻真的是很清楚,而且他們不是用刀叉,要直接用手掰開來吃,對什麼都吃的中國人來講,這真的是一大挑戰,試試看,其實味道還不錯,這個嚼感比雞肉硬了一點,很特別。」
APEC/祕魯人愛吃天竺鼠 連戰敢不敢嚐一口?(2008/11/19 14:26) 連戰啃老鼠?APEC亞太經合會上祕魯菜。
政治中心/綜合報導 代表我國出席APEC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,台北時間20日就會抵達秘魯,之後會和各國領袖一起晚宴,至於晚宴吃什麼,讓人很好奇,因為秘魯有名的當地菜色聽起來都有點嚇人,例如他們相當愛吃天竺鼠肉,如果這道菜上了國宴,恐怕連戰和各國領袖都不敢動叉子。
在油鍋裡炸得焦黃酥脆,起鍋後搭配白飯還有新鮮生菜,仔細看,這塊肉看起似乎有點不太一樣,小小的頭和尖尖的牙齒,這是秘魯名菜天竺鼠。
秘魯人吃鼠肉沒有這麼斯文,他們都是整隻拿起來啃, 對他們來說,鼠肉不只好吃還很健康, 因為天竺鼠肉可是零膽固醇, 一般在超商裡就可以買到這種一整隻的冷凍天竺鼠,簡單抹上調味料,油炸之後就可以上桌。 但這道秘魯名菜因為外型實在太特殊,恐怕上不了APEC的國宴,當地有名的菜還有這一道「ceviche」,用檸檬辣椒醃製的秘魯式生魚片,但連戰這次來秘魯恐怕也吃不到。
國宴菜色將以祕魯盛產的馬鈴薯搭配鮮蝦和鴨肉為主,還有用紫玉米加上肉桂檸檬煮成的果汁,據說可以降血壓,應該會成為APEC國宴上的飲料,替舟車勞頓的領袖們補補氣。
(新聞來源:東森新聞記者曾瑋、張博翔) 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08/11/19/301-2367781. 天竺鼠的肉分類:公論報番婆部落格
2009/02/23 11:16
<!–[if !mso]> st10003a*{} –> filtered { FONT-FAMILY:Batang;panose-1:2 3 6 0 0 1 1 1 1 1;} filtered { FONT-FAMILY:新細明體;panose-1:2 2 3 0 0 0 0 0 0 0;} filtered { panose-1:2 2 3 0 0 0 0 0 0 0;} filtered { panose-1:2 3 6 0 0 1 1 1 1 1;} P.MsoNormal { FONT-SIZE:12pt;MARGIN:0cm 0cm 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LI.MsoNormal { FONT-SIZE:12pt;MARGIN:0cm 0cm 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DIV.MsoNormal { FONT-SIZE:12pt;MARGIN:0cm 0cm 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filtered { } } <!–[if gte mso 10]> table.MsoNormalTable {font-size:10.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–> 天竺鼠的肉 番婆
聽過人家吃蛇肉,狗肉、猴肉、鹿肉、馬肉….這些不常在家裡的飯桌上出現的「肉」,但是….吃天竺鼠(Guinea Pig)的肉?哇,我一聽就驚嚇不已,一來牠是「鼠」肉,二來,吃牠們的肉,對很多養過天竺鼠的人家來說,這好像在吃他們的好朋友的肉,實在是有點過份!
我去秘魯旅行前,沒有認真做功課,根本不知道,秘魯的庫司寇(Cusco),這個印加文明時期的首都,那裡的一般人家的佳餚美味是「烤天竺鼠」。我初初聽到時,哼了一聲「唉呦,怎麼那麼可怕!」,待我聽到我們的導遊,告訴我們,我們會去當地人的家裡品嚐這道「招牌菜」時,我一路安慰自己,不要緊張,就當它是一次特別的經驗,吃一口都好,不要亂想了!
這是我第一次「跟團」去旅行,好處是,旅行社安排了各式各樣的「文化體驗」讓我們認識當地習俗,但是,也因此,我得去嚐試他們安排的不同「樂趣」,包括去秘魯當地人的家裡,看他們養天竺鼠,然後宰來吃,哦…..
我以前只知道,天竺鼠有兩極的命運,好命的被好人家收為家妾,每日只需要吃喝玩樂,偶爾努力奔走籠子裡的小圈圈,娛樂主人,也就可以榮華富貴一生,極樂而終;比較命苦的天竺鼠,或是在實驗室裡,被灌注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藥物,或是被拿來餵食一些沒有人要吃的東西,然後「勞苦」而終;不過牠們好歹都是消失在人間的塵土裡。我卻從沒想到,這些毛茸茸的小東西,也可以進到人們的腸胃裡。
我更不知道的是,原來天竺鼠的「老家」竟然就是秘魯,這個將牠們的肉,看成是人間美味的地方。據考古學家研究,公元前2500年,安地斯(Andes)山裡,就有天竺鼠(Guinea Pig)了;17 世紀時,印加帝國(Inca Empire)甚至用美麗的處女祭神,用人頭拜天。而能與「人」爭此殊榮的,竟是土產的動物。在他們的首都庫司寇(Cusco),據說,每年都要用1000隻天竺鼠,100頭駱馬(Llama)祭伺神明,祈福有個風調雨順的一年,好讓農作物有好收成。據說,當年西班牙人佔領秘魯時,「剷除」他們的很多土產、民俗,但是卻不敢動天竺鼠;天主教傳入南美,很多教堂裡的畫,都加入他們當地的「風味」,在庫司寇的一個教堂裡,當地藝術家畫的一幅「最後的晚餐」名畫,畫裡耶穌的12個門徒,餐盤上的美味,竟是天竺鼠。可見天竺鼠是他們很寶貴的食物。
當地人,叫這道天竺鼠大菜為Cuy。他們大都是以燒烤為烹調方式,而且都是整隻的烤,連頭連腳都「完屍」的上桌供應,讓神經質如番婆類的人,看了很是不忍,也消滅好不容易振作的食慾。 我們的旅遊團,只有16人一團,因此很方便的可以出入民家,看當地人的生活。我們被帶去一家農舍,看他們釀製玉米酒時,就在廚房邊的房間裡,看到一屋子的天竺鼠,幾十隻,努力的在餵飽自己,好去餵飽主人。這就像台灣農家的豬寮或雞舍一樣,牠們也有一個「鼠舍」,專養天竺鼠,長大了便可上桌。我們去參觀另一家當地民房時,站在他們的廚房兼起居室時,看到他們的大灶邊,就有一大群的天竺鼠,在他們祭祀祖先頭顱的神桌下、睡覺的床底下、我們站著的腳邊,跑來跑去,好幾十隻,很驚人,想到這些鼠輩的繁殖力,我就可以猜想他們餐桌上的「消耗力」了,喔…..
我們去當地人家家吃飯的晚上,主人如期待的端出兩隻烤得有點焦的天竺鼠,我們雖然看牠各有不同的表情,卻都不約而同的急於為牠拍照留念。只見那可憐的小東西,嘴巴大張,四腳仍看得見的,躺在裝飾得漂亮的盤子上,等著被分屍。
我一向「人道」,非常的不能接受吃天竺鼠的觀念,可是又覺得不品嚐一口,很對不起主人,也對不起自己千里迢迢的來此採風拮俗的辛苦,我看了看與我同行的女兒,兩人深呼吸一口,用著壯士斷腕的心情,各塞了一小塊肉到嘴裡,勉強的咬一咬,兩人對看,都是那種實在很不怎麼樣,更沒有那個當地人的導遊說的,特殊日子才吃得到的珍貴感。那肉又乾又硬,不知是烹調技術不好,還是就是不好吃,反正沒得到我的好緣啦。
幾年前,美國曾經有報導,秘魯的大學,積極研究改良品種的天竺鼠,要將牠們促銷到美國、歐洲、及日本。他們打的口號是,天竺鼠的肉,有高蛋白質(Protein),又是低脂、低膽固醇,很適合現代人。一般的天竺鼠只有 一磅 多便可吃,他們特別研究養出 三磅 重的天竺鼠,要外銷到外國,那是2004年的事了,至今我也沒在美國的餐館看到天竺鼠的菜單,看來這念頭不是好主意。我記得,亞特蘭大有家餐廳,名為Ted,就是CNN那個Ted Turner開的,專賣Bison (北美洲野牛)肉,我們去時,那個女侍,也是大力推銷野牛肉,也是低脂、低膽固醇,一大堆好處,我們吃了那一餐後,再也不去那家餐廳了。依番婆土見,有些肉,實在不是「人」吃的,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想法。
回家後,番子給我看一個You Tube上的影片,原來秘魯每年有一個Cuy Festival(天竺鼠盛會),一些秘魯人將天竺鼠打扮得漂漂亮亮,給牠們穿上雷絲的花裙子,戴著寬邊大帽子,抱著到處招搖,期待以美色得獎。可是,就如同影片秀的,這些漂亮的「鼠女」,最後仍然逃不掉躺到餐盤上的命運。
吃過一塊天竺鼠的肉後,我既沒有比較健康,也沒有散發出迷人的鼠味,唯一的感想是,這世界真是各式各樣的事都有,需要努力去發掘才知道,所以像番婆一樣花腳,到處亂跑,是沒有錯的!?
天竺鼠也有奧林匹克分類:小天天KUSO版
2009/04/12 17:22
瀏覽網站看到天竺鼠滴KUSO照 天竺鼠之拳擊↓ 天竺鼠之舉重↓ 天竺鼠之乒乓球↓ 天竺鼠之跨障礙欄↓ 天竺鼠之射箭↓ 天竺鼠之划船↓ 天竺鼠之跳水↓ |
Posted in 國際股匯期債 精算操盤致富 | 耶穌和12門徒吃天竺鼠肉 已關閉迴響。